logo1
学术研究
李承贵《儒学的义理与敞开》出版书讯

李承贵《儒学的义理与敞开》出版书讯

本书主要内容一是对儒学义理的发掘,从多个角度分析儒学义理内容及特点;二是对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探寻特别探讨了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三是对儒学形态的论证,提出了儒学五种形态说,并认为人文儒学是儒学的本体形态;四是对儒学开展的前瞻,探讨儒学传道的方式与内容:五是对儒学价值的开掘和凸显,认为儒家思想具有普适性价值:六是对儒学现状的判断,分析了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并提出了化解之道。

2025-03-17
《现代儒学》第十四辑

《现代儒学》第十四辑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集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第十四辑为“江南儒学的源与流”,囊括了迄今为止学界关于这一议题最为全面而深入的新成果。

2025-03-12
李娜:《破贼:王阳明与朱宸濠之变》

李娜:《破贼:王阳明与朱宸濠之变》

李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参加并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的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所级重点课题、创新课题多项。在《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25-02-21
杨国荣著《儒学与中国哲学》出版暨前言

杨国荣著《儒学与中国哲学》出版暨前言

作为中国哲学的历史构成,儒学同样包含历史性与生成性双重品格:它形成于先秦,经历了汉代经学至宋明新儒学(理学)的衍化,晚近以来,又出现了所谓现代新儒学。以时代的变迁为背景,儒学唯有经过历史的转换,才能获得内在的生命力。按其实质,儒学的演进与中国哲学的发展,呈现同一趋向。收入本书的相关文章既以儒学和中国哲学的历史反思为指向,也努力从不同方面赋予二者以新的历史内涵,这一进路在更广的意义上试图展现史与思统一的哲学视域。

2025-01-24
李晓方教授主编《王阳明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出版

李晓方教授主编《王阳明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出版

李晓方,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赣州市社联兼职副主席、赣州市纪委“勤廉赣州”宣讲团成员,第二届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王阳明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省情专家。

2025-01-20
邹建锋:《王阳明文献的刊刻研究》

邹建锋:《王阳明文献的刊刻研究》

该书广泛搜罗嘉靖到崇祯时期,王阳明著作的各种单刻本版本文献,包括《传习录》《传习续录》、《阳明先生文录》及其《续编》、《阳明先生诗录》、《王阳明年谱》、《王文成公全书》等,介绍其刊刻所涉的捐资人及编撰者情况,对刊刻文献的编撰过程及其流传情况进行初步探索,试图梳理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及其异同。其中,尤为着意于流传不广的王阳明单刻本文献,点明其收藏地,摘录其序言或跋文,初步勾勒其面貌,以引起学术界对该版本的重视和了解。

2024-12-19
何俊:人文与理性辉映—— 宋代儒学的气象与精神

何俊:人文与理性辉映—— 宋代儒学的气象与精神

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知宋”丛书,由包伟民教授主持,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两宋历史的门径。其中儒学一册,嘱我选编。这册最终定名为《知宋:宋代之儒学》的文萃选编,上编依年齿选邓广铭、徐规、陈植锷先生与陈来、王瑞来教授共七篇文章。下编收入笔者近年分析宋学初兴时胡瑗湖学与宋学完型时朱子理学、象山心学、水心事功学等四篇文章。现应约,谈一谈宋代儒学之气象与精神。

2024-11-07
杨国荣著《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增订本)出版暨目录

杨国荣著《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增订本)出版暨目录

杨国荣著,《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增订本),孔学堂书局,2024年4月

2024-10-23
新书:傅锡洪《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出版

新书:傅锡洪《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出版

 阳明学是一门追求在生活中契入良知、发挥良知作用的学问。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