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思路,做出新论断
《敬道心筌:王阳明的教化哲学》序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学堂书局将出版向辉博士的阳明学研究著作,向辉君遂索序于我,我欣然领命。
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向辉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攻读中国教育史的博士学位。当时,他已供职于国家图书馆数年,属于在职攻读学位者。对于一位业已成家且育有一子的青年学者来说,要兼顾家庭、工作与学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向辉却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博士学位,且在毕业后仍然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发表。每有新作发表,他总是第一时间让我知道、跟我分享。在我指导过的研究生中,他是最为勤奋、最为多产者,也是对学术拥有高度内在兴趣者之一。
在与我多次商讨后,他决定研究王阳明,最终完成了《王阳明的教化哲学研究:以敬为中心》为题的博士论文。他很用功,第三学年就完成了初稿。我阅后提了很多意见,他认真修改了一年,第四学年参加答辩并顺利通过。这篇论文得到了匿名外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一位专家认为该论文“全文观点明确,史料丰富,思路清晰,表述流畅,引文规范,说理平实,论证较为充分,是一篇具有自己独立学术见解的博士学位论文”。另一位专家指出“该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全文观点明确,研究过程扎实认真,史料丰富翔实,且运用恰当;论文层次清楚,论述严谨,语言文字表达体现了学术性和规范性。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我也认为,向辉的论文把历史的考据和理论的思辨紧密结合,深入发掘了王阳明以“敬”为中心的教育哲学,是有独知新见的阳明学研究成果。
教育史研究,说到底,就是要通过与古人的对话来拓展今人的教育思想空间。通过对话,尤其是与历史上那些最有智慧的思想家们对话,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澄明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心胸,提升我们的境界。对于初学者来说,与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以之为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即使没有独知新见,那深入的对话,也能把我们引入更高的思想境界。以此为基础,毕业后再去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就拥有了更丰厚的底蕴。这比起研究那些没有智慧含量的“新问题”(其中很多是垃圾问题)要有价值得多。有鉴于此,长期以来,我一直鼓励研究生们研究经典著作和经典问题。因此,尽管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和教育思想史研究中一直颇受关注,我还是肯定并鼓励向辉继续研究之。
我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是名副其实的教化哲学。作为传统哲学综合发展阶段的宋明理学,则是以本体论为基础,以心性问题为核心,以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为归宿的教化哲学,“诚敬”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根本功夫论。程、朱、陆、王,概莫能外。
阳明学和朱子学是宋明理学的两大高峰。自明代中后期以来,阳明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事功和强大的人格魅力,鼓荡士林,穿越历史,不仅成为有明一代学术、事功的标杆,也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的启明星,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学人。余波所及,至今不息,使阳明学成了中国哲学和思想的热点之一,相关论著汗牛充栋,相关研究蔚为大观。对阳明学展开教育史的探究,代不乏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的不少前辈学人曾对阳明学有过特别关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邱椿先生写于1955年的《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一文。该文从教育的本质论、目标论、方法论、儿童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对阳明的相关思想进行了阐发,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对王阳明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期,毛礼锐先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毕诚,又在新思潮的激荡下完成了关于王阳明的教育史博士论文。如今,向辉再写王阳明,如何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做出新论断,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
光阴荏苒,向辉博士研究阳明学已十余年,创获颇夥。自确定以阳明学为研究课题以来,他纵览群籍,勤于思考,从文献出发,从笔记做起,对《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先生年谱》《明儒学案》等原典,《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宋明理学史》《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等经典研究,皆细致研读,熟稔相关史事,更翻检了大量的阳明学论著,撰写了数万字的研究概述,并从史实和概念梳理、理论体系的重构、方法的辨析三个层面归纳当代阳明学研究的成绩及其关注要点。在理论方面,向辉的博士论文主要聚焦于敬的教化哲学和社会理论,以“修己以敬、知义敬守、敬以直内、敬德修业”构成一个敬道心筌的解释框架和阐释图像,既梳理了儒门敬义的发展脉络,也分析了阳明学的教育特质,这就抓住了阳明学作为教育史上特出思潮的基底问题。在书籍世界方面,向辉通过研究阳明学的重要著作《居夷集》《传习录》《阳明先生年谱》《阳明先生文粹》等的编辑、刊刻和阅读、传播,讨论了传统士人社会中的阳明学书籍诸层面,对阳明学作为读书人学问这一点予以重点分析;通过探究在书籍的流变过程中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的多样性特点,展现了从书籍世界了解阳明学的独特视角,为我们了解阳明学提供了线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研究过程中明确表述了阳明学研究要回应“阳明学何谓阳明学”和“阳明学何以阳明学”两大问题,并用教育史学和书籍史研究的方式给出了他的颇具独见性的回答。
2018年,经我的推荐,向辉的博士论文在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繁体版本;如今我愿意再次推荐他的书稿的修订版本在孔学堂书局出版。在我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并不是我的弟子中最聪明、最有天分的,但他绝对是最勤奋、最努力也最有学术兴趣者之一。不论是古典学,还是书籍史的研究,他都有自己的心得,并且发表了颇有分量的论著。至于阳明学研究方面,从他的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关于阳明教化思想和阳明学书籍世界的这两部著作,各具特点而又主旨归一。
作为指导教师和学术同道,我敬佩向辉的钻研精神,我为向辉的丰硕成果而骄傲,我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我也期待有更多向辉那样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青年学子不断涌现。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