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传薪火国学续旧典 观沧海文明开新篇
 


传薪火国学续旧典    观沧海文明开新篇

——清华大学国学院成立一百周年庆典致辞

2025年9月9日·北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界同仁、各位亲爱的同学,尊敬的陈来教授:

 

     我们今天欢聚于此,热烈庆祝清华大学国学院成立100周年,在下躬逢其盛,内心踊跃,欢忭无已!谨此代表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以及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清华大学国学院百年华诞致以最为诚挚的祝贺!


一百年前的中国,正处于古今、中西、新旧交替所造成的多重向度的艰难险阻之中,可谓步履维艰。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德先生”“赛先生”已然深入人心,“打倒孔家店”已成事实,与“旧文化”“旧传统”决裂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风潮之中,一批真正站在时代前沿的知识分子,他们既有以“六经”“四子”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厚学殖,又能站在时代前沿而睁眼看世界,接受良好的西方教育而有深厚的西学功底,同时还怀抱着中国文化之未来命运的辉煌构想,而重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命。正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大先生”们,他们在批判旧文化、倡导新文化的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革命性变革中深切体认到了保存中国古典文化的根本重要性与必要性,于是又倡导整理国故,延续中国固有之学脉。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建立,正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新路标,代表了特定历史空间—时间语境之下新学术风气之创辟,而又成为中国学术现代性转变的新开端。

 

     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他们无一不是在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以及学术精神的传承上皆能真正做到“十字打开”的人物,陶冶古今,融贯中西,继人类文明之旧有成果,开中国文化之未来新命,是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在时代前沿而开辟出学术新天地的共同特征。梁启超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新政治制度的尝试者,又是清华国学院之建立的首倡者,其继旧邦而开新命的主体意识是显著的。王国维在政治上虽有保守的一面,但在文化意识与学术理念上,却是境界宏阔、气象洒落的,他是康德、叔本华哲学的最早研究者,其《人间词话》,尤其是“境界论”的提出,实为中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美学”奠基,而“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又为“新史学之开山”。赵元任是天才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汉语言学之父,更以其跨学科视野及其卓越的音乐修养,成功实践了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文化理想。陈寅恪不只是以其超绝的学术成就彪炳史册,更以其“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垂范学林,成为将学术研究与人格完善融为一体的现代典式,其至理名言至今也仍然是学术界所共同遵循的箴言。正缘于“四大导师”之跨越中西的学术境界、绵延国学的文明情怀、面向未来的开拓精神,在较短时间内,清华国学院就培养出了如王力、姜亮夫、陆侃如、姚名达等70多位学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中坚力量,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同学术领域的当代绵延与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本人也忝列于姜亮夫先生的弟子之列)。清华大学国学院也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传奇,成为中国古典学问实现其学术视野、研究范式、价值内涵、实践意义之现代性转向的一座永远的丰碑。

 

      清华大学国学院因时代风潮而诞生,因时代风气之转移而暂停,又因时代新命之担当而重启。2009年,清华大学国学院重建,聘请陈来教授为院长。“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清华大学国学院的使命随时代语境之转移而更迭,但实现中国固有之学的主体性重建,以“旧邦”之学术重续时代之新命,则是国学院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主体,世界眼光”,陈来教授所提出的这一观点,不仅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基本宗旨,并且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之下,尤为清晰地彰显了以六艺之学为基本骨架的“国故之学”,需要被重置于“世界眼光”的全新观审之下,借鉴世界不同文明形态及其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不同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以重新鉴别出中国文化自身的主体结构及其核心理念,使之成为“文明互鉴”过程中“中国主体”的集中体现。而这一点,也正是中国学术界当前的共同使命。陈来教授的《仁学本体论》,就是一部“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学术代表作。

 

      基于道作为原初实在者的本原性体认,中国的古典学术从来都是开放的,是强调一体多元、理一分殊的整体统一性的,又是重视以多元整合为方式而实现形态更新、“和实生物”的。在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成果的创造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无疑是中国文化能够吸纳不同文明成果而实现自我创生之无限能力的实际证明,是“两个结合”所实现的物质文明新成就的证明。同样的,以“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基本理论遵循与研究途径,以“文明互鉴”为基本学术视野,融液参贯,实现以六艺之学为基础的中国古典学术在现代条件下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实为绵延“旧邦新命”的根本方式。我们可以期待,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指导之下,“六经责我开生面”,六艺之学作为中国古典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其独特华彩,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当代构建中,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创建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公共价值体系的维持与实践中,贡献出根源于中国古老文化的内源性力量。

 

      我们完全相信,在陈来教授的主持之下,清华大学国学院必能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重续百年辉煌!在下也愿以此与学界同行共勉!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