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心学之光,浙里传扬——第五届中国阳明心学研学游师资班首期研学活动侧记
 

1753855865859.png


7月26日清晨,由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浙江省阳明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 “心学之光 浙里传扬——第五届中国阳明心学研学游师资班首期研学活动” 由研究院出发,开启为期2天的浙江绍兴、宁波两地阳明文化研学活动。在研究院副院长潘建国带领下,第五届师资班学员溯着五百年前的思想足迹,通过“行走课堂+深度研讨”的形式,完成了一场体悟之旅。

“虞南山水胜景,陈溪为其精华”,王阳明十世祖王补之因“见虹桥山水清奇,土地肥沃”,遂与其弟辅之(泽元公)一起移居上虞达溪之虹桥为母守墓。1513年夏,阳明先生带领弟子和友人来到陈溪,探访先祖居住地,并与世居达溪的王姓族人产生了交结。现阳明文化作为陈溪乡重要文化资源,在研究院的学术支持下,围绕阳明先生当年的游学路径,打造了系列阳明文化场域。 

研学团首站抵达上虞陈溪乡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门头的设计宛若一座“虹桥”。室内陈列馆主设有王阳明家族的变迁史和阳明先生的书法作品两个展区。学员们眼中凝视族谱文献,耳中聆听着讲解,感悟尊重家族传统的中国古代社会里,祖先的行为和人格,对后世子孙意趣志向启发的深远影响。随后研学团又前往虹溪石刻及王阳明陈溪游学展陈馆参观。中国文人自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开始,就将游学作为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一生钟爱游学和实践的王阳明,更在陈溪游学期间提出“知乐知行,非乐非学”的“乐学”精神。

 

 1753855954013.png

1753855984202.png

 

1753856012764.png


午后,陈溪乡政府会议室内,副乡长朱淑囡以山水为引,细述阳明文化如何活化乡梓。随后,副院长潘建国作《跟着阳明去游学》的专题讲座。潘院长从绍兴阳明文化十景讲授,以阳明先生南镇观花的心外无物、陈溪游学的乐学精神、香炉唱和的登山只登一步三个内容,结合自身实践的相关感悟,与学员们分享阳明心学践行意义。最后,教授大家九声四气“咏良知”,结束陈溪阳明先祖地的探访之行。

 

1753856059588.png 


离开陈溪,研学团一行前往阳明先生的出生地余姚。晚上19时,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分享会拉开帷幕。每位学员结合自身实际从学习阳明心学的初衷、学习后的感受、此次游学活动的体会等多个方面发表自已的感言。有结合阳明心学总结干事的“四心”,有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心学的所得,有对未来生活目标的期许......学员们以真情实感相互分享相互鼓励,就像带队导师潘院长所说,向内求已,以真诚我心照世间万物。

  

 

次日一早,研学团前往余姚龙泉山,寻访四先贤故里碑、灵绪山忠烈祠、中天阁、龙泉亭等多处遗迹。虽然台风影响骤雨急降,学员们还是兴致勃勃登临,寻找龙泉山上先生足迹。随后,研学团奔赴余姚文化地标王阳明故居纪念馆。在阳明先生出生地瑞云楼,遥想先生祖母郑氏梦中仙人送子的喜乐,感受年幼的先生随祖父竹轩公认真读书的场景,仿佛先生550多年的差距不再是那么的遥远。

 


美好时光总是短暂,本次串联绍兴、宁波两地阳明文化遗址的研学活动在雨后的阳光中结束。来自浙江、甘肃、安徽、河北、陕西、北京、香港等多个地区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随着学员们踏上归程,“心学之光”正从浙江出发,汇入中华大地,更成为阳明文化传播的星星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