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主题为《阳明学与政治关怀》学术讲座在我院明德堂举行。本场讲座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朱承教授主讲,绍兴文理学院鉴湖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潘承玉主持。
朱承教授以政治哲学为视域,从治世与治心、万物一体与理想秩序、良知与准则、觉民行道与民间教化、政与学五个方面讲述心学对于政治治理的关怀。
他指出,从儒学历史演化看,王阳明心学不仅是在个人的实践方面继承先秦到明代的儒学传统,更由外而内,把改造外部世界转化为改造自己的内在世界。每个人面对自己、改造自己都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相较于治理丰富的外部世界,治理自己的内心具备了更加切实的可操作性。同样“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心学的“治心”虽然表现为内在性的觉察,但根本目的在于“治世”,以内在的良知展示于社会政治之域,强调自我的道德担当、注重个体的伦理义务,将自上而下的治理转变为民众自我的治理,从而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
朱教授讲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即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想秩序,这既是道德实践的目标,也展示了政治生活的旨趣。“良知”虽然不是具体的规范性词语,但却在现实中实现了规范性的功能,强调心灵秩序对于现实秩序的意义,更带有觉民行道与社会教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哲学思考路径之一。
最后,潘承玉副院长对本次讲座学术总结。他指出,朱教授满肚子学问,用言简意赅地语言阐述了王阳明政治关怀这一重大主题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带领参与学习的阳明学爱好者从新的角度加深了对阳明学价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