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明首先概括了这次分论坛的三个特点:第一,论文集中有13篇出自海外学者,包括港台学者,现场也有国外学者参与,真正体现国际性。第二,与会嘉宾以70后、80后年轻学者为主。第三,因疫情原因,部分国际嘉宾以视频方式出席。宁波大学国学中心主任、教授何静为本次会讲第一阶段主持人。
首先,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教授徐兴庆以视频方式交流了“王阳明学说与东亚文明的发展”的相关问题,反思阳明学对日本、韩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日本阳明学和韩国阳明学带给华人学术圈的启发。其次,韩国岭南大学教授崔在穆通过视频交流,希望通过对阳明学的研究,能够让中韩日等东亚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享和平发展。随后进入天泉会讲第一阶段,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佐藤炼太郎就其文章“李贽撰《阳明先生道学钞》之特征”展开交流发言。韩国忠南大学哲学科教授金世贞就“王阳明的心生态主义和亲民的生态休养论”进行视频交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陈晓杰认为:第一,“阳明学”、“东亚”二词,都源自近代日本。第二,19世纪末开始,阳明学成为东亚三国产生共时性振动的重要媒介。第三,需要对阳明学在近代日本所起到的作用的分歧做出全面的再评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捷、浙江师范大学讲师蒋建伟、浙江工业大学讲师李亚、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讲师关雅泉就论文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第一阶段结束,嘉宾们进入了热情的自由讨论环节。在轻松的茶歇时间结束后,第二阶段开始,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天杰为主持人。日本信州大学文学部部长、教授早坂俊广就“王畿的《天根月窟说》”进行视频交流。成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金伟重新审视“万叶”即“万世”一说的合理性,通过商钟铭文中出现的“万叶”一词的用例,结合《万叶集》撰成时代的祥瑞思想背景和日本固有的言灵信仰等因素,认为“万世”说承载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具有时代精神的色彩。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红军认为朝鲜阳明学采取“阳朱阴王”的方式存在。阳明学传入朝鲜半岛的历程分为潜藏期、奠基期、完成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周菲非、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申绪璐、中山大学副研究员赵甜甜、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赵永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焦堃就论文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最后,非论文嘉宾发言。浙江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柳川市古文书馆原馆长田渕义树,提出阳明学对日本思想改变具有一定影响。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原希尔德斯海姆大学客座研究员大卫·巴托识介绍了欧洲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对库萨的尼古拉与王阳明哲学之间的相似与不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阳明心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