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20阳明心学大会分论坛——天泉会讲举行,近百位来自江西、浙江、江苏、安徽、贵州等50处阳明行迹地的代表汇聚一堂,各地王阳明学说派别相互交流学习,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钱明主持。
据悉,“天泉”二字起源于王阳明四百多年前与弟子在天泉桥上进行的“天泉论道”,并传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心法四诀。这也是昨天再启天泉会讲的一个重要缘由。
钱明介绍,王阳明一生以讲学为第一要务,“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据统计,他一生至少到过中国15个省份,亲传弟子及其后学有姓氏可考者逾千人。他在世时,其学说已传至中国各地。他去世后,其弟子后学又承其志,在各地建书院、办讲会、兴社学,为传承、弘扬和发展阳明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王阳明讲学“因人根器,随方开示”,甚至“因病立方,时时权实互用”,加之诸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所以王阳明的学说出现了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等不同派别。
“大家为弘扬阳明先生的智慧而集聚一堂,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大家的目标一致——继承先贤智慧,服务当下社会。”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椰在会讲后仍难掩兴奋。
王阳明在不同的地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在贵州他是一个悟道者,在江西他是一个实践者,在浙江他则以个人的精神气节为追求、以教育为抓手。本次会讲中,来自浙中王学、江右王学、南中王学、楚中王学、粤闽王学等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分别对阳明心学进行了一番考证与阐释,为大家呈现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王阳明形象。
绍兴文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百家争鸣”的天泉会讲还有第二场,将在今天上午同一地点举行,届时,宁波大学教授何静、天津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李会富、陕西省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海锋等12位专家教授将莅临会场,介绍、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