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年来,以“知行合一”“致良知”为精髓的心学思想不仅成为人们尊崇的经世之学,更是化解矛盾、和谐共进的处世之道。它穿过漫漫岁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或讲话中提及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肯定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绍兴是阳明心学的发端地,也是阳明学的成熟完善地。王阳明修道于绍兴阳明洞天,悟道于贵州龙场,行道于江西,讲学于绍兴稽山书院,证道于绍兴故居碧霞池天泉桥上。自阳明心学诞生之日起,绍兴就是心学的传播中心,更是王阳明立德、立言、传学之地。
展开历史的时间轴,绍兴对阳明旧址与遗迹的修复和保护从未间断,故乡人民也一直缅怀着这位文化圣人。1988年前后,绍兴投入25万元修葺王阳明墓;1989年4月,绍兴举行纪念王阳明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绍兴首次公开举行纪念王阳明活动;1999年3月,绍兴举行纪念王阳明逝世470周年国际学术研究会,邀请日、美、韩及我国港澳台地区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着重围绕阳明心学与现代文明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2017年1月9日是王阳明逝世488周年纪念日,绍兴首次举办祭祀大典……近年来,在各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帮助支持下,绍兴对阳明先生遗迹遗存进行了系统、立体、有序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集拜谒、瞻仰、学习、研究、交流、体悟等功能于一体的“阳明文化综合体”,同时积极推进学术交流研究和推广普及,努力推动阳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2018年开始,绍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今天,2020阳明心学大会又在绍兴启幕。绍兴,以更专业的态度与更饱满的热情迎接这项文化盛事。本次大会首次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以全面提升阳明心学的国际影响力。
宛委山青,碧霞池绿,洪溪之水潺潺。绍兴正以阳明文化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切入点,着力建设阳明心学精神家园,增强绍兴文化的自觉、自信和担当。
不遗余力,挖掘阳明元素
打造“阳明园”,复建阳明洞天“阳明草庐”,开展阳明故居遗址考古发掘,布展上虞陈溪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基于阳明与绍兴的渊源,近年来,挖掘阳明元素,弘扬阳明文化,绍兴一直不遗余力。
绍兴是王阳明的故乡,亦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留下遗存遗迹最多的地方。他在这里读书、养生、休闲、修炼,在这里举乡试、游山川、葬夫人、避灾祸、辟书院,在这里筑室悟道。生前,他还亲选归葬之地,并最终长眠于绍兴兰亭的鲜虾山。
据史料记载,王阳明先祖曾居住于今上虞陈溪乡,后搬到余姚。10岁那年,他跟随中了状元的父亲王华,从他的出生地绍兴府余姚县,迁居山阴县光相坊。光相坊位于绍兴府城西迎恩门内,即现今的故居遗址。
几个月前,王阳明故居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大发现。从考古现场看,王阳明故居遗址内地下建筑基址保存相对完好,现场有许多石板、石条和石块,还存放着大量的建筑构件。“这是阳明学研究的重要实物例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绍兴王阳明故居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晖达说,此次考古发掘初步厘清了伯府第的核心建筑基址,为遗址展示和保护利用提供了关键的考古依据。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通过考古工作明确的王阳明宅第遗址,其重要性远非一般后代新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可以比拟。
当年,除了在伯府第讲学论道、歌咏良知,感于绍兴府及郡守南大吉的盛情邀请,王阳明将讲学之所移至稽山书院。在稽山书院的讲学实践中,王阳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院观。
阳明洞天也是王阳明梦萦魂牵的地方。阳明洞天被人视为阳明学的发源地, 对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后学传承影响极大。明正德三年(1508年)春,被贬谪到龙场后的王阳明,因怀念绍兴的阳明洞天,改东洞为阳明小洞天。在江西平宁王之乱期间,王阳明率军小憩龙南,也找到玉石岩双洞,以“阳明别洞”命名之,在那里修养身心,体悟天真。
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去世后,葬于山阴兰亭之洪溪。从此,阳明墓成为人们拜祭阳明先生、传承阳明心学的重要场所。
“大量史料及文献证明,传承和弘扬阳明精神对绍兴有着重要意义。”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建国说。
传承创新,打造心学高地
“知行合一”“致良知”……当阳明心学从一个社会关注热点变成一种文化符号璀璨于新时代时,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因此更加熠熠生辉。近年来,绍兴积极致力于打造以阳明文化为核心的国学高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化自信。
2016年以来,绍兴成立王阳明研究院,深入挖掘阳明文化资源,培育绍兴阳明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绍兴“阳明学”资源的价值当代化,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多维度的阳明传承保护基地已面世。绍兴在阳明洞天复建了阳明草庐,在阳明归宿地建设了阳明文化园,修复了观象台,还对碧霞池周边环境进行了提升,收回并修缮了阳明故居的饮酒亭。投资60亿元打造的阳明故里工程正在建设中,一幅融合文化、古城、名人的画卷徐徐展开,为全世界的阳明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参观、旅游、学习的“阳明文化综合体”。阳明遗址遗迹串联成线,阳明文化研学游持续升温。中外专家学者纷纷寻访阳明足迹,体悟阳明心学,探究阳明学与绍兴的独特关系。
在开发利用阳明文化资源的同时,绍兴还非常重视阳明文化的弘扬、传承和创新。2017年10月31日,在王阳明先生诞辰545周年纪念日,绍兴隆重举办了首届阳明文化周及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还相继举办阳明先生祭祀典礼,组织“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书法展,举办“唤醒良知 此心光明”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绍兴闭幕论坛、“中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今年是阳明先生逝世491周年,1月,一场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在绍兴兰亭阳明文化园举行……
以学术阐释心学内涵,以交流促进阳明精神走向世界,围绕“阳明精神”开展的文化活动擦亮了“阳明心学”这张金名片,让阳明先生与绍兴的联系变得愈发密切,也让心学如初升之朝阳焕发勃勃生机。
春风化雨,崇学尚德笃行
阳明思想,是一笔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虽历经500余年风雨沧桑,仍历久弥新。在绍兴,阳明心学早已不再限于学术范畴的交流,也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而是更多地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王阳明的哲学精粹正成为绍兴人文化自信的根基,深入而持久地产生影响。
在越城区稽山街道永胜新村正门口,王阳明的铜像赫然矗立。小区居民都知道王阳明,对他的学说也能说出一二。王雅仙是一位家庭妇女,之前从不参与集体事务,现在却和小区内10多个姐妹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定期清理小区内100多个分类垃圾桶。“党员干部凭良心做事,我们也要讲公德心,尽我们的微薄之力。”王雅仙说,在阳明精神的引领下,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参与小区事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致良知”到“知行合一”到“献计亲民”,永胜新村正努力将这种自发的行为变成自觉的行动。
近年来,全市上下联动推进,让阳明心学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在全社会形成了向善向上的良好风尚。位于绍兴梦享城的浙江华联集团办公大楼14层是企业员工开展阳明文化学习、交流的公共区域。“阳明文化是我们的必修课,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就要在一起分享感悟。”浙江华联集团董事长徐爱华说。
绍兴市阳明小学在全国创新推出了“阳明课程”,通过早间晨诵、阳明午读和傍晚静悟,领悟阳明文化精髓。至2018年1月,绍兴实现了阳明幼儿园、阳明小学、阳明中学、阳明学院的全学段覆盖。同年6月,绍兴市教育局确定10所学校作为首批“阳明文化进校园”的基地学校。
全社会正兴起“阳明热”。今年3月底,首届中国阳明心学研学游师资班开班招生。“原定90人的报名名额,竟有800多人报名。”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报名的学员既有公务员、教师、企业主,也有其他市民。“最终,我们将名额扩展至160人。”这位负责人说,学员参与面之广前所未有。
作为“带得走的文化”,结合阳明先生的“至乐”“圣人”美学境界的文创产品,成为承载阳明文化精神、学习阳明文化的重要载体。阳明文化还通过云上课堂、公众号等媒介广泛传播,通过阳明乐曲、话剧等文化活动,深入人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阳明文化正在点亮一座城市的心灯。
扛起使命,引领文化自信
“努力朝着打造中国阳明心学研究中心、国学高地的目标继续迈进。”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绍兴将坚决扛起“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责任,继续加强阳明先生遗迹遗存的保护建设,继续加强阳明文化的研究交流,继续加强阳明文化的推广普及,更加深入地挖掘阳明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治世价值。
10月30日至11月1日,2020阳明心学大会在我市举行。为全面提升阳明心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让阳明心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当今世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我市以更专业的态度与更饱满的热情对待这项文化盛事。从今年开始,绍兴将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共同举办阳明心学大会。大会将聚合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儒学及相关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阳明心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及传播。
2020阳明心学大会主题为阳明心学与社会治理,设置了“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阳明心学与胆剑精神”“首届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等4项分活动,邀请国内阳明学研究领域顶级专家学者、阳明星基地及阳明后学代表,阳明学研究机构及高校阳明学爱好者等,开展多个主题的学术探讨。
在大会期间,还将举行阳明考古成果展、文化创意展、大学生话剧展演、首届阳明之路书画篆刻大赛等一系列阳明文化活动,突出论坛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
据了解,阳明先生的行迹地及阳明后学的分布地在国内大约有50余个,这50余处分布地既是全国阳明热的发源点,也是阳明社会治理实践的所在地。本届大会将邀请这些地方的相关代表集聚绍兴,探索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的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大会研究成果将形成专著出版。
此外,以阳明心学大会为契机,我市还将创新载体,打造“稽山论道”“天泉会讲”品牌,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旅游、影视、文创等阳明文化相关产业的融合与落地,让阳明文化从绍兴出发走向世界。大会推出首届全国大学生王阳明研究论坛,成立全国大学生王阳明研究联盟,增设青年学者论文奖,以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王阳明研究的学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