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新论
更多>>
新论

从季本的“诚意”思想看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王门弟子季本曾对“诚意”之学多有阐发,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史信息。在批判朱子“诚意”说的基础上,季本接续了其师的理论进路,进一步从心学脉络对“诚意”文本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在季本看来,朱子以“实”训“诚”具有造成天道与人道二分的倾向,“诚”应当以“成”训之,乃个人“自成”之意,这实质上是将人道归纵于天道,个人成为天命流行中的必要一环。

新论

何俊:中庸之道及其根源性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孟之道合目的与手段为一体的思想与行动之极至。中庸之道由孔子提出,子思完成系统性阐述,经南朝与中唐的重视,在宋代获得确立。中庸之道的意涵从个体德性推衍到政治行为,以个体德性为中心,良性政治为保障。作为至高的德性,中庸之道弥散于人的日常世俗化生活,通过具体的路径与德性,以可操作的方式得以践行,诚是统摄全部的基础与力量。中庸之道的根源性存于历史中的人及其实践,在充分彰显根源性的同时,中庸之道以形上形下的一体贯通赋予自身以理据与意义,亦因此转而成为根源性的哲学。

新论

何善蒙:王阳明早期思想世界的新探索——以《弘治十二年会试录》为中心的考察

王阳明及其思想的研究,毫无疑问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哲学领域的焦点,几乎所有涉及王阳明的研究,都聚焦在作为心学大师的王阳明及其可能具有的当代价值。比如心即理、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的代表性心学观念,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文献数字馆
更多>>
传播
研学
双创